
现归纳如下:
1. 增加毕业设计的比例,降低毕业论文比例,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
2. 细化评分标准,以便
3. 新指导教师应熟悉指导工作流程及具体工作内容
4. 统一相应设计(论文)格式,以便全院的存档资料更规范
5. 无论是毕业设计还是毕业论文,都应有文献综述,而且文献综述的格式、内容及字数,应该满足要求
6. 在设计(论文)答辩时,应将选题方向相近的编在一组,便
7. 答辩日期前,应将毕业设计(论文)定稿送到答辩老师手里,便于有时间仔细审阅
8. 应设置开题报告答辩,以便于后期设计(答辩)改动量过大
9. 应设置相应规定,使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学生,不能进入答辩环节,以提高设计(论文)的严肃性
10. 建立相应激励机制,对于优秀设计(论文)给予一定的奖励,以提高学生积极性,同时,提高院里省级优秀论文(设计)比例
11. 建立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老师工作群,便于今后工作上的沟通与交流
12. 即使是毕业论文,也应该严格按照工科的要求来撰写,一定要有数据,以提高说服力
